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SARS-CoV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癥相關冠狀病毒(SARSr-CoV)是冠狀病毒的一種,屬于β冠狀病毒屬和亞屬Sarbecoronavirus。SARSr-CoV是一種包膜的正義鏈單鏈RNA病毒,通過結合ACE2受體進入其宿主細胞,然后感染人類、蝙蝠和某些其他哺乳動物。[1] 蝙蝠是許多SARS相關冠狀病毒的重要宿主。只有最近SARS相關冠狀病毒株才演化并跨越從蝙蝠到人類的物種間傳播,比如SARS-CoV和SARS-CoV-2株。[2]

SARS-CoV和SARS-CoV-2在人類中引發(fā)了嚴重呼吸道疾病的爆發(fā):SARS-CoV(或SARS-CoV-1),它在2002年至2003年之間引發(fā)了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癥(SARS)的爆發(fā),以及SARS-CoV-2,它引發(fā)了2019-20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大流行。

在本文中,我們主要討論SARS-CoV,包括結構、重要蛋白質(zhì)、感染機制、感染癥狀、傳播、診斷和治療。

SARS-CoV的結構

SARS相關冠狀病毒是一種包膜的正義鏈單鏈RNA病毒。其基因組約為30 kb,是RNA病毒中最大的之一。

病毒包膜由一個脂雙層組成,膜(M)、包膜(E)和突刺(S)蛋白被固定在其中。[3] 突刺蛋白與其相應的宿主細胞受體的相互作用在決定病毒的組織定向性、傳染性和物種范圍方面起著關鍵作用。[4] 在包膜內(nèi),有核衣殼,由多份核衣殼(N)蛋白形成。脂雙層包膜、膜蛋白和核衣殼在病毒離開宿主時保護其免受損害。[5]

遵循冠狀病毒亞科的復制策略,SRAS-CoV的主要人類受體是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2(ACE2),這是在2003年首次發(fā)現(xiàn)的。[6]

sars冠狀病毒的結構

圖1. sars冠狀病毒的結構

SARS冠狀病毒蛋白

靶點 Uniprot No. 蛋白名稱 說明
1a P0C6U8 Replicase polyprotein 1a 木瓜蛋白酶樣蛋白酶(PL-PRO)負責位于復制酶多蛋白n端的切割。
3a P59632 Protein 3a 形成同四聚體鉀敏感離子通道,可調(diào)節(jié)病毒釋放。上調(diào)宿主肺上皮細胞纖維蛋白原亞基FGA、FGB和FGG的表達。
3b P59633 Non-structural protein 3b 誘導宿主細胞G0/G1阻滯和凋亡
6 P59634 Non-structural protein 6 可能是病毒毒性的決定因素
7a P59635 Protein 7a 細胞培養(yǎng)中病毒復制所必需的非結構蛋白
7b Q7TFA1 Protein non-structural 7b (E.coli)
8a Q7TFA0 Protein non-structural 8a
8b Q80H93 Non-structural protein 8b
9b P59636 Protein 9b 編碼這種蛋白質(zhì)的基因包含在N基因中
E P59637 Envelope small membrane protein 在病毒形態(tài)發(fā)生和組裝中起核心作用
M P59596 Membrane protein 病毒包膜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與其他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在病毒的形態(tài)發(fā)生和組裝中起核心作用。
N P59595 Nucleoprotein (N) (E.coli)
Nucleoprotein (N) (Baculovirus)
將病毒基因組正鏈RNA包裝成螺旋狀核糖核衣殼,通過與病毒基因組和膜蛋白M的相互作用,在病毒粒子組裝過程中發(fā)揮基礎性作用。
ORF14 Q7TLC7 Uncharacterized protein 14 /
rep P0C6X7 Replicase polyprotein 1ab 參與病毒rna轉(zhuǎn)錄和復制的多功能蛋白。含有負責多蛋白裂解的蛋白酶。
S P59594 Spike glycoprotein(S) (Yeast)
Spike glycoprotein(S) (Active) (Mammalian cell)
通過與宿主受體相互作用,將病毒粒子附著在細胞膜上,引發(fā)感染。
N/A C8YZ74 3C-like proteinase (in vitro E.coli expression system) /

由SARS-CoV引起的疾病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癥(ARS)是由SARS-CoV引起的疾病。這種疾病通常以高燒開始,有時伴隨寒戰(zhàn)或其他癥狀,包括頭痛、全身不適和肌肉疼痛。一些人初始階段也可能出現(xiàn)輕微的呼吸道癥狀。大約10% - 20%的患者還會出現(xiàn)腹瀉。2-7天后,SARS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干咳、無 class="margin-big-top"痰咳嗽,并可能伴有或發(fā)展到血液中氧含量低的情況。在10% - 20%的病例中,患者需要機械通氣。大多數(shù)患者會發(fā)展成肺炎。

在2003年的SARS爆發(fā)中,約有9%的確認感染SARS-CoV的患者死亡。[7] 對于那些60歲以上的人,死亡率要高得多,該人群的死亡率接近50%。

SARS-CoV傳播

SARS-CoV主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途徑傳播。

人們普遍認為,SARS-CoV最容易通過被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產(chǎn)生的飛沫傳播。飛沫傳播發(fā)生在被感染者的咳嗽或打噴嚏產(chǎn)生的飛沫被短距離拋射到空氣中,并沉積在附近人的口腔、鼻子或眼睛的粘膜上的情況下。

此外,當一個人觸摸被感染飛沫污染的表面或物體,然后觸摸他或她的口腔、鼻子或眼睛時,病毒也可以傳播。

此外,SARS-CoV可能通過空氣或其他目前未知的方式更廣泛地傳播。

SARS-CoV疾病的診斷

SARS-CoV疾病的診斷和控制措施應基于暴露的風險。

在全球范圍內(nèi)沒有人際傳播SARS-CoV的情況下,只有在需要因放射學確認的肺炎而住院治療,并且有引起SARS-CoV疾病懷疑的流行病學史的患者中才應考慮SARS-CoV疾病的診斷。

一旦在全球范圍內(nèi)已經(jīng)證實了SARS-CoV的人際傳播,仍應考慮需要因肺炎而住院治療,并且有上述流行病學史的患者中是否有SARS-CoV疾病的診斷。此外,所有發(fā)熱或下呼吸道癥狀患者應被問及在癥狀開始后10天內(nèi)是否與疑似患有SARS-CoV疾病的人密切接觸過,或是否有到已證實或疑似有SARS-CoV的地點的外出歷史,或是否與有這種暴露史的患者有密切接觸。

用于SARS-CoV的可用實驗室檢測包括使用酶免疫測定法(EIA)進行抗體檢測,以及用于呼吸道、血液和糞便標本的逆轉(zhuǎn)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測試。在懷疑有SARS-CoV的患者中,初始的診斷評估應根據(jù)臨床需要進行,可能包括:

  • 胸部X射線檢查
  • 脈搏血氧飽和度測量
  • 全血計數(shù)及分類計數(shù)
  • 血培養(yǎng)
  • 痰液革蘭氏染色和培養(yǎng)
  • 病毒性呼吸道病原體的檢測,尤其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
  • 用于檢測痕蟲病和肺炎鏈球菌的尿抗原測試的標本

參考文獻:

[1] Wong AC, Li X, Lau SK, et al. Global Epidemiology of Bat Coronaviruses [J]. Viruses. 2019 Feb; 11(2): 174.

[2] Cui J, Han N, Streicker D, Li G, et al.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between Bat Coronaviruses and Their Hosts [J]. Emerg Infect Dis. 2007 Oct; 13(10): 1526–1532.

[3] Lai MM, Cavanagh D. 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coronaviruses [J]. Adv Virus Res. 1997;48: 1-100.

[4] Jie Cui, Fang Li, Zheng-Li Shi.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pathogenic coronaviruses [J]. Nat Rev Microbiol. 2019; 17(3): 181–192.

[5] Neuman BW, Kiss G, Kunding AH, et al.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M protein in coronavirus assembly and morphology [J]. J Struct Biol. 2011 Apr; 174(1): 11–22.

[6] Li, Wenhui, Moore, Michael J, et al.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is a functional receptor for the SARS coronavirus [J]. Nature. 2003; 426(6965): 450–454.

[7] S?rensen MD, S?rensen B, Gonzalez-Dosal R, et al.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development of diagnostics and antivirals [J]. Ann N Y Acad Sci. 2006 May;1067: 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