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Good Partner in Biology Research

常見病毒匯總盤點

日期:2023-12-19 09:55:00

病毒,一種小型且簡單構(gòu)造的傳染性因子,只能在動物、植物或細菌的活細胞中進行繁殖。這個名字源自拉丁語,意為“黏液狀液體”或“毒素”。起初,病毒的特性是無法在活著的宿主細胞之外或沒有活細胞宿主的情況下進行復制。因為這些特性與某些細菌共有。現(xiàn)在,病毒的特點是它們的簡單構(gòu)造和獨特的復制方式。一般來說,無論是在感染細胞內(nèi)還是在感染細胞的過程中,病毒都以獨立的粒子形式存在。這些病毒顆粒,也被稱為病毒顆粒,由遺傳物質(zhì)組成,可能是DNA或RNA,被蛋白質(zhì)外殼包圍,而在一些病毒中則被膜狀包裹物所包圍。這些病毒顆粒的形狀從一些病毒種類的簡單螺旋和二十面體形態(tài)到其他病毒的更復雜結(jié)構(gòu)都有。大多數(shù)病毒種類的病毒顆粒太小,無法用光學顯微鏡看到。平均病毒顆粒的大小約為平均細菌大小的百分之一。在本文中,我們?yōu)槟鷾蕚淞艘恍┏R姴《镜暮喴榻B,希望可以為您提供一些幫助,其中包括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狂犬病毒和eb病毒(EBV)。


1. 流感病毒

1.1 什么是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也被稱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感的癥狀包括高燒、喉嚨痛、發(fā)冷、流鼻涕、肌肉疼痛、頭痛、咳嗽和感覺疲勞。這些癥狀通常在接觸病毒后的兩天內(nèi)開始,大多數(shù)持續(xù)不到一周。然而,咳嗽可能會持續(xù)兩周以上。流感病毒有以下六個特點:(I)非常普遍(美國每年超過300萬例);(II)通過空氣傳播;(III)可以通過疫苗預防;(IV)診斷很少需要實驗室檢測或影像學檢查;(V)建議由醫(yī)療專業(yè)人員治療;(VI)可能持續(xù)數(shù)天或數(shù)周。流感是由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通過直接或間接從打噴嚏或咳嗽中傳播的空氣傳播。

1.2 流感病毒的類型

流感病毒是正黏病毒科的代表性物種,屬于RNA病毒。它包括人類流感病毒和動物流感病毒。人類流感病毒可分為三種類型,包括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丙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感染通常引起輕度的呼吸道疾病,不被認為會引發(fā)流行病。甲型病毒是這三種流感類型中最具毒力的人類病原體,引發(fā)最嚴重的疾病。甲型流感病毒根據(jù)病毒表面的兩種蛋白質(zhì)(血凝素H和神經(jīng)氨酸酶N)分為亞型。血凝素有18個不同的亞型,神經(jīng)氨酸酶有11個不同的亞型。與甲型流感病毒不同,乙型流感病毒只在人類中發(fā)現(xiàn)。而且比甲型流感病毒更不常見。但甲型和乙型病毒都幾乎每年冬季在美國引發(fā)季節(jié)性疫情。丙型流感病毒也存在于人類中。然而,它們比甲型或乙型病毒更溫和。人們通常不會因丙型流感病毒而生病。丙型流感病毒不會引發(fā)流行病。最近,提出了第四家庭的流感病毒 - D型流感病毒,主要影響牛,不知是否會感染人類或引發(fā)疾病 [1][2][3][4]。


2. 肝炎病毒

2.1 什么是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臟炎癥性狀況。但肝炎也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和作為藥物、毒品、毒素和酒精的次級結(jié)果而發(fā)生的肝炎。在這些原因中,病毒感染是最普遍的,可能呈現(xiàn)急性(最近感染,起病相對迅速)或慢性形式 [5]

2.2 肝炎病毒的分類

在肝臟病毒感染中有五種不同的肝炎病毒,包括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甲型病毒負責每一種類型的病毒性傳播性肝炎。甲型肝炎總是一種急性、短期的疾病,而乙、丙和丁型肝炎最有可能變?yōu)槌掷m(xù)和慢性的疾病。戊型肝炎通常是急性的,但在孕婦中可能特別危險。如表1所示,這五種病毒之間存在許多差異。

表1. 肝炎病毒的五種類型

  HAV HBV HCV HDV HEV
發(fā)現(xiàn)(年) 1973 1965(HBsAg)
1970(HBV particle)
1989 1977(Delta antigen)
1986(HDV cloned)
1983(virus particle)
1990(HEV cloned)
分類 小核糖核酸病毒 正肝病毒屬 肝炎病毒 Deltavirus 肝炎病毒
病毒結(jié)構(gòu) 28nm; 無被膜殼體核苷酸 42 nm; 被膜殼體核苷酸 50 nm; 被膜殼體核苷酸 40 nm; 被膜殼體核苷酸 27–34 nm; 無被膜殼體核苷酸
基因組 +ssRNA partially dsDNA +ssRNA -ssRNA +ssRNA
突變率 高(1/1,000–1/6,000 bases/year) 低(1/100,000 bases/year) 高(1/1,000 bases/year) 高(1/300–1/3,000 bases/year) 高(1/700 bases/year)
基因型 3個主要基因型;6子類型 8個基因型(8%組間差異) 6個主要基因型;超過50個亞型 8個基因型 8個基因型
嚴重程度/長期性 輕度 偶爾嚴重;5 - 10%的慢性 亞臨床;70%的慢性 加重乙肝病毒的癥狀;慢性乙肝病毒 正?;颊撸p度;孕婦,重癥;急性
傳播方式 腸內(nèi),糞口 腸胃外 腸胃外 腸胃外 腸內(nèi),糞口;罕見:腸外
疫苗 10 年保 3次注射,終身保護 無作用 無作用 研究(在中國批準)
持續(xù)性感染的治療 不可行 以ifn為基礎的治療在少數(shù)患者中實現(xiàn)血清轉(zhuǎn)化;核苷類似物抑制但不能根除HBV 聚乙二醇化IFN-a,利巴韋林,直接抗病毒藥物;HCV清除率為45%-80%,取決于HCV基因型 以ifn為基礎的高劑量治療僅對約20%的患者有效;大多數(shù)病例在停止治療后會復發(fā) 不可行

*表1內(nèi)容來源于Su-Hyung Park的研究[6]和wikipedia

2.3 肝炎病毒的最新研究

在這部分,我們列出了一些關于肝炎病毒的最新研究。

#1 在Tsachouridou O團隊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希臘北部HIV陽性成年人的疫苗接種率不足,防止疫苗可預防的疾病。此外,低教育水平、缺乏保險覆蓋和經(jīng)濟困境導致疫苗合規(guī)性差,導致HIV陽性人群的保護不足,并降低了社區(qū)的免疫覆蓋率。

#2 Edgren G的研究數(shù)據(jù)未提供關于在實施乙肝和丙肝篩查后引起肝病的傳輸?shù)淖C據(jù),并且暗示即使發(fā)生這樣的傳輸,也很少見。

#3 Inoue J、Ninomiya M等人揭示了肝炎病毒所利用的細胞膜轉(zhuǎn)運機制。


3.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3.1 什么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種被稱為慢病毒的病毒(逆轉(zhuǎn)錄病毒的一個亞組),通過某些體液傳播,攻擊身體的免疫系統(tǒng),特別是被稱為T細胞的CD4細胞,如果不進行治療,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導致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IDS)[7]。與其他一些病毒不同,即使進行治療,人體也無法完全清除HIV。因此一旦感染HIV,將終身攜帶。HIV流行病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出現(xiàn),HIV感染是男同性戀者和頻繁接受輸血的人群中高度致命的疾病[8]。一般來說,未經(jīng)治療的所有HIV感染者的血液和生殖分泌物中均以不同程度存在HIV,無論他們是否有癥狀。當這些分泌物與陰道、肛門區(qū)域、口腔、眼睛(黏膜)等組織接觸,或與皮膚劃傷或針刺等破損皮膚接觸時,HIV可以傳播。全球范圍內(nèi)HIV傳播的最常見方式包括性接觸、共用針頭,以及在懷孕、分娩(分娩過程)或哺乳期間母嬰傳播。

HIV病毒的結(jié)構(gòu)

圖1. HIV病毒的結(jié)構(gòu)

3.2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分類

HIV是隸屬于反轉(zhuǎn)錄病毒科的慢病毒屬的成員。慢病毒在形態(tài)學和生物學特性上有許多共同點。已經(jīng)確定有兩種類型的HIV,分別為HIV-1和HIV-2。如表2所示,HIV-1是最早被發(fā)現(xiàn)的病毒,曾被稱為人類T淋巴病毒3(HTLV-III)和淋巴結(jié)腫大相關病毒(LAV)。HIV-1比HIV-2更具毒性和傳染性,是全球大多數(shù)HIV感染的原因。與HIV-1相比,HIV-2的傳染性較低,意味著在接觸HIV-2的人中,每次暴露感染的人數(shù)較少。由于其傳播能力相對較差,HIV-2主要分布在西非地區(qū)[9][10]。

表2. HIV的種類比較

種類 致病力 傳染性 流行區(qū)域 起源
HIV-1 全球 普通黑猩猩
HIV-2 非洲西部 黑猴

*表2內(nèi)容來源于維基百科

3.3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有哪些階段?

HIV感染通常是一種緩慢進行的疾病,病毒在疾病的所有階段都存在于體內(nèi)。當人們感染HIV但未接受治療時,通常會經(jīng)歷三個疾病階段:急性HIV感染、臨床潛伏期(HIV的不活躍或休眠狀態(tài))和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IDS)。

階段1:急性HIV感染

感染的初始階段(原發(fā)感染)發(fā)生在獲得病毒后的2至4周內(nèi),通常表現(xiàn)為類似流感或單核樣的疾病,可能持續(xù)幾周。這是身體對感染的自然反應。當人們患有急性HIV感染時,他們的血液中有大量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但急性感染的人通常不知道自己被感染,因為他們可能不會立即或根本感到不適。如果您認為自己通過性行為或藥物使用被HIV暴露,并且出現(xiàn)了類似流感的癥狀,請尋求醫(yī)療護理并要求進行檢測(第四代抗體/抗原檢測或核酸(NAT)檢測)以診斷急性感染。

階段2:臨床潛伏期(HIV的不活躍或休眠狀態(tài))

這個時期也被稱為慢性無癥狀感染(意味著長時間沒有癥狀的感染),沒有治療的情況下平均持續(xù)八至十年,但有些人可能會更快地進入這個階段。在此階段,HIV仍然活躍,但繁殖水平非常低。人們在此期間可能沒有任何癥狀或生病。正確服用治療HIV的藥物(ART)的人在這個階段可能會持續(xù)數(shù)十年。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階段人們?nèi)匀豢赡軐IV傳播給他人,但服用ART并保持病毒抑制(血液中的病毒水平非常低)的人傳播HIV的危險性要比未進行病毒抑制的人要小得多。在這個階段結(jié)束時,人體病毒載量開始升高,CD4細胞計數(shù)開始下降。隨著這一過程的發(fā)生,病毒在體內(nèi)水平增加,人可能會開始出現(xiàn)癥狀,進入第3階段。

階段3:有癥狀感染

在這個階段,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被抑制,發(fā)生并發(fā)癥,被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IDS),也被稱為機會性疾病。AIDS是HIV感染的最嚴重階段。沒有治療,患有AIDS的人通常能活3年左右。AIDS的常見癥狀包括寒戰(zhàn)、發(fā)熱、智力惡化、淋巴腺腫大、虛弱和體重減輕。當CD4細胞計數(shù)降至每毫升200個細胞以下或出現(xiàn)特定的機會性疾病時,人們會被診斷為患有AIDS?;加蠥IDS的人可能具有很高的病毒載量,并且非常有傳染性。


4. 狂犬病毒

4.1 什么是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是一種神經(jīng)性病毒,在人類和動物中引起狂犬病,屬于Rhabdoviridae家族的Lyssavirus屬,是一種具有非分段的負鏈RNA基因組的病毒。該病毒的RNA基因組編碼五個基因,其順序高度保守。這些基因編碼了病毒的若干關鍵蛋白,包括核蛋白(N)、磷蛋白(P)、基質(zhì)蛋白(M)、糖蛋白(G)和病毒RNA聚合酶(L)[11]

狂犬病毒的結(jié)構(gòu)

圖2. 狂犬病毒的結(jié)構(gòu)

4.2 關于狂犬病毒的常識

在這部分中,我們從幾個方面總結(jié)了關于狂犬病毒的常識,包括類型、癥狀、傳播、潛伏期和預防。

● 狂犬病的類型

根據(jù)不同的癥狀,狂犬病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狂躁/腦炎性狂犬病,占人類病例的80%?;颊吒锌赡艹霈F(xiàn)過度活躍和恐水癥。另一種是癱瘓/啞狂犬病,其主要癥狀是癱瘓。

● 狂犬病的一般癥狀和潛伏期

狂犬病的初期癥狀可能與流感非常相似,包括全身虛弱、發(fā)熱,可能會持續(xù)幾天。隨著疾病的進展,后期的癥狀可能包括:惡心、嘔吐、不安、焦慮、混亂、過度活躍、吞咽困難、過度流涎、因為吞咽困難而害怕水(恐水癥)、幻覺、失眠和部分癱瘓。一般而言,癥狀出現(xiàn)前的時間通常持續(xù)3至12周,但也可能只需要5天,或者超過2年。

● 傳播

狂犬病毒通常通過動物的唾液咬傷傳播,較少通過與人類唾液的接觸傳播??袢《?,就像許多狂犬病毒一樣,具有極其廣泛的宿主范圍。在美國,最有可能傳播狂犬病的動物包括蝙蝠、土狼、狐貍、浣熊和臭鼬。在罕見的情況下,病毒已從受感染器官傳播給組織和器官移植受體。此外,病毒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影響體內(nèi):它直接進入外周神經(jīng)系統(tǒng)(PNS),然后遷移到大腦。它在肌肉組織內(nèi)復制,從而免受宿主的免疫系統(tǒng)影響。從這里,它通過神經(jīng)肌肉連接進入神經(jīng)系統(tǒng)。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進入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毒會引起腦部急性炎癥,隨后很快會進入昏迷和死亡狀態(tài)。

● 預防

如果您想遠離狂犬病,您應該遵循一些安全規(guī)則,以減少感染狂犬病的機會。(I)給您的寵物接種疫苗。(II)將您的寵物限制在室內(nèi)。(III)保護小寵物免受捕食者的傷害。(IV)向當?shù)禺斁謭蟾媪骼藙游?。(V)不要接近野生動物。(VI)將蝙蝠趕出家門。(VII)如果您要出行,考慮接種狂犬病疫苗。請注意,任何可能接觸到病毒的人應該立即尋求醫(yī)療幫助,而不必等待出現(xiàn)癥狀。在癥狀出現(xiàn)時,狂犬病通常是致命的。


5. 皰疹病毒

5.1 什么是皰疹病毒?

皰疹病毒(EBV),也稱為人類單純皰疹病毒4(HHV-4),是皰疹病毒家族的成員之一,引起了單核細胞增多癥,是最常見的人類病毒之一。您可能更熟知這種疾病的綽號“接吻病”,因為接吻是傳播給其他人的一種方式。EBV遍布全球。大多數(shù)人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會感染EBV。EBV最常通過體液,主要是唾液傳播。它還與特定形式的癌癥有關,如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霍奇金淋巴瘤、胃癌,以及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相關的病況,如毛狀白斑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淋巴瘤[12]

5.2 關于皰疹病毒的常識

與狂犬病毒的常識一樣,在這部分中,我們從幾個方面總結(jié)了關于皰疹病毒的常識,包括類型、癥狀、傳播、潛伏期和預防。

● 皰疹病毒的亞型

皰疹病毒可以分為兩個主要類型,皰疹病毒1型和皰疹病毒2型。這兩個亞型具有不同的EBNA-3基因。因此,這兩種亞型在其轉(zhuǎn)化能力和復活能力方面有所不同。類型1在世界大部分地區(qū)占優(yōu)勢,但在非洲,這兩種類型的患病率相等。人們可以通過限制性酶切割病毒基因組,并通過凝膠電泳比較所得的消化模式來區(qū)分皰疹病毒1型和皰疹病毒2型[13]。

● 癥狀

一旦感染了皰疹病毒,癥狀可能會潛伏4到6周才會出現(xiàn)。當出現(xiàn)時,它們通常較輕,尤其是在幼兒中。兒童的癥狀可能更像感冒或流感。青少年通常更容易出現(xiàn)明顯的單核癥狀。皰疹病毒感染的癥狀可能包括疲勞、發(fā)熱、食欲不振、頸部淋巴結(jié)腫大、脾臟腫大、肝臟腫大或皮疹。

● 傳播

皰疹病毒存在于體液中,尤其是唾液,因此您可能通過與感染者接吻來感染單核癥。您還可以通過使用被感染人最近使用過的物品,例如牙刷或飲用杯,來感染。此外,皰疹病毒還可以通過血液和精液在性接觸、輸血和器官移植時傳播。第一次感染皰疹病毒(初次感染)時,您可以在數(shù)周甚至在出現(xiàn)癥狀之前傳播病毒。一旦病毒進入體內(nèi),它就會處于潛伏狀態(tài)。如果病毒再次激活,無論自初次感染以來經(jīng)過多長時間,您都可能將皰疹病毒傳播給他人。

● 預防

目前,還沒有針對皰疹病毒的疫苗。避免感染的最佳方法是遠離患有單核細胞增多癥的人,拒絕與其他患有皰疹病毒的人接吻、共用飲料、食物或個人物品。此外,如果您意外感染了皰疹病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幫助您緩解癥狀,包括飲水以保持水分、充足休息以及服用非處方藥物以緩解疼痛和發(fā)熱。

5.3 皰疹病毒與疾病

皰疹病毒以導致單核細胞增多癥而聞名。但累積的證據(jù)表明,它還可能導致其他疾病,包括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伯基特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多發(fā)性硬化癥等[14][15][16]。


參考文獻:

[1] Vainionp?? R, Hyypi? T. Biology of parainfluenza viruses [J]. Clin. Microbiol. Rev. 1994, 7 (2): 265–75.

[2] Hause BM, Collin EA,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influenza virus in cattle and swine: proposal for a new genus in the Orthomyxoviridae family [J]. MBio. 2014, 5 (2): e00031–14.

[3] Song H, Qi J, et al. An open receptor-binding cavity of hemagglutinin-esterase-fusion glycoprotein from newly-identified Influenza D Virus: Basis for its broad cell tropism [J]. PLoS Pathog. 2016, 12 (1): e1005411.

[4] Smith DB, Gaunt ER, et al. Detection of influenza C virus but not influenza D virus in Scottish respiratory samples [J]. J Clin Virol. 2016, 74: 50–53.

[5] Stanaway, Jeffrey D; Flaxman, Abraham D,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of viral hepatitis from 1990 to 2013: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 [J]. The Lancet. 2016, 388 (10049): 1081–8.

[6] Su-Hyung Park1 and Barbara Rehermann. Immune Responses to HCV and Other Hepatitis Viruses [J]. Immunity.2014, 40(1):13-24.

[7] ouek DC, Roederer M, et al. Emerging Concepts in the Immunopathogenesis of AIDS [J]. Annual Review of Medicine. 2009, 60: 471–84.

[8] Hariri S,McKenna MT. Epidemiology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Clin Microbiol Rev. 2007, 20(3): 478-88.

[9] Gilbert PB, McKeague IW, E; et al. Comparison of HIV-1 and HIV-2 infectivity from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Senegal [J]. Statistics in Medicine. 2003, 22 (4): 573–593.

[10] Reeves JD, Doms RW.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2 [J].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2002, 83 (Pt 6): 1253–65.

[11] inke S, Conzelmann KK. Replication strategies of rabies virus [J]. Virus Res. 2005, 111 (2): 120–131.

[12] Maeda E, Akahane M, et al. Spectrum of Epstein–Barr virus-related diseases: a pictorial review [J]. Jpn J Radiol. 2009, 27 (1): 4–19.

[13] Odumade, O. A.; Hogquist, Balfour. Progress and Problems in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Primary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s [J].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2011, 24 (1): 193–209.

[14] Weiss, LM; O'Malley, D. Benign lymphadenopathies [J]. Modern Pathology. 2013, 26 (Supplement 1): S88–S96.

[15] Dogan, S; Hedberg, ML; et al.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Epstein–Barr viru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a low-incidence population [J]. Head & neck. 2014, 36 (4): 511–6.

[16] Mechelli R, Manzari C, et al. Epstein–Barr virus genetic variants are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J]. Neurology. 2015, 84 (13): 1362–8.

上一篇: 不可小覷的流感

下一篇: 番茄花葉病毒ToMV